欢迎您访问云诺自动化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13806 114 119

新闻中心

终于搞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与数智化

来源:Yunnor Automation2024-07-04

近年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以及数智化等词汇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在国内,以华为、BAT等为代表的领军企业,不断强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推动其深入实施,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此外,AI、5G等前沿技术也备受瞩目,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问题。无论是有关经济建设还是有关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都对“智能化”有所强调。例如,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与数智化吗?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呢?




01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和数智化的概念



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过程,借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构建整合业务系统,旨在将传统的线下手续全面转化为高效便捷的线上流程,从而实现纸质公文向电子文件的全面转变

在实践中,这包括了企业信息化(如ERP系统)、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等多个领域。

这一转变不仅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使得相关人员能够实时掌握业务动态,从而做出精准及时的决策,推动组织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e26f9b3dd1b37772976ead863eadc54f.jpg




数字化

数字化旨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构建出全感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这一过程的实现,依赖于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精准映射,并以此为基础,对物理世界的业务进行优化与再造。
数字化使得信息处理更加灵活高效,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大大增强。在各行各业中,从媒体娱乐(如数字音乐、电影)到工业生产(智能制造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再到日常生活(如数字货币、在线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前提,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数据的分析为智能化提供可能。智能化是数字化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之一,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7c494dca77f88f3df634f57c6c8c0f42.jpg




智能化

智能化是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的发展使得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智能化时代,我们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智能化的特征在于其“智能”属性,能够自动适应环境变化,优化决策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智能化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强了社会的运行效率。
数字化主要聚焦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工作,而智能化则强调系统应具备自主决策和执行的能力。这意味着在智能化进程中,系统能够依据自身的理解和判断,独立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无需过度依赖人类的直接干预。
智能化是目前发展的关键阶段,他是对数字化,信息化两个阶段成果的巩固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获得感。
智能化既是智能革命的基本特征,又是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的基本特征,还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工业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而智能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工厂智能化、办公室智能化和家庭智能化。智能机器不仅进入工厂和田间,还要进入办公室和家庭。“一旦智能机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就会推动工厂、办公室和家庭智能化,导致全社会智能化。”大大小小的智能网络将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智能环境。特别是人们运用智能机高速处理成指数增长的知识,有效地利用知识资源,推动智能社会发展。
“智能化”包括机器智能化、网络智能化和社会智能化三大类。
一是机器智能化,包括各种机器、计算机、机器人、无人飞机和无人驾驶汽车等的智能化。目前,我国机器人制造走在世界前列。“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超过29万台,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7倍、德国的12倍、法国的40倍。2023年,仅中国安装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就占全球一半以上。目前,中国工厂有150多万台机器人在运行,是欧洲的2倍。”
二是网络智能化,涉及网络结构、资源配置、功能管理、业务承载等方面的智能化。它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目的智能地决定服务提供方式,并动态适应需求变化,实现网络的“自动驾驶”能力。网络智能化不是简单的网络自动化,而是在自动化基础之上叠加了决策功能,这意味着原来由人来作的决策现在也由机器来完成。
三是社会智能化范围较广,包括教育智能化、科研智能化、文化建设智能化、法律审判智能化、纪检监察智能化、国家安全智能化、调查研究智能化、办公室智能化和家庭智能化等。

image.png




智慧化

智慧化作为智能化发展的升级版,代表着人机环境系统间交互角色的最优化与优势互补。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实现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在智慧化的实现过程中,人机环境系统之间的交互变得尤为重要。这一系统涵盖了计算机知识、数学算法等多个学科领域。

智慧化与智能化的本质区别在于系统能否进行自我学习提升、不断进化和迭代升级。这意味着系统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自主调整和优化决策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这种能力使得智慧化系统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ffbe0940459e65504ac22c408ed6913.jpg




数智化

数智化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体,它强调将数据和智能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对事物的全面感知、深度分析和智能决策。数智化的发展将推动各个领域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运作方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数智化”被定义为数字智慧化与智慧数字化的合成。而智慧数字化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将人的智慧转化为可计算、可量化的数据,进而实现智能化管理。这种数字化智慧的过程,可以类比为将人的智慧编码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言,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和决策。数字智慧化与智慧数字化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便构成了人机的深度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机器通过学习和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逐渐继承了人类的某些逻辑,实现了深度学习。这种深度学习不仅让机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场景和任务,而且能够启发人类的智慧,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02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区别和联系



      信息化强调企业内部管理合作的在线转型;数字化强调用户的业务线上化;智能化是对智能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这三者之间不是替代而是包容关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构成了工作深度的层层递进关系。数字化比信息化更高级,智能化比数字化更高级。那么,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具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01  定位和视角不同

信息化更多的是管理,数字化更多的是业务,智能化更多的是决策。


三者之间其实就是一个点、线、面的区别。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是无法割裂的。


信息化是点,它更多的是在数据管理上,比如把纸质表格上的数据变成电子表格的形式,从而方便企业进行数据查看和管理。


数字化是线,它更多的是在业务流程上,比如通过那些“电子化”了的数据据来启用或改进流程的过程。


智能化是面,它更多是在管理决策上,比如管理者通过大数据技术智能分析出来的数据来辅助决策,优化业务方向。


02  主体和阶段不同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且相对应的主体不同。


先有信息化,才会有数字化,最后智能化,信息化是基础,先后顺序绝对不能颠倒!


只有先把纸质数据电子化了,才可能实现流程线上化,只有把流程线上化了,才可能实现智能化辅助决策。


信息化的主体是信息部门,数字化的主体是公司领导牵头的数字化组织,智能化的主体是由领导层牵头自上而下的思维转变。


03  内容和功能不同

信息化侧重的是电子化,系统建设,数字化侧重的是平台,系统,应用,关注协同,关注数字运营。


信息化解决的是效率问题,数字化解决的是效益问题,智能化解决的是战略问题。